close

生活在忙碌緊湊的現代社會,講究速度與效率,每天囫圇吞棗地汲取源自報章、網路、社交平台的訊息,同時也急於轉化、體現在當下的工作表現。感官超量的資訊接收,讓原本應該是「養分」的資訊,成為造成身心負擔的「壓力」,導致神經緊張、頭昏腦脹,疲憊不堪;適當的舒壓,成為當今人們的必修學分。 

或許平日工作時間裡,我們難撥冗遁入蟲鳴鳥叫、微風輕徐的度假天堂,但卻能從生活點滴中,打造一處令你安心舒適的角落,讓工作變成生活,讓生活成為度假。以下的介紹中,將分享香氛氣味、柔緩音樂與各項舒壓妙方,帶領您依循脈絡,透過視覺、嗅覺、觸覺、聽覺、味覺等五種影響人體情緒的感官之能,將壓力釋放體外,導入美麗,養出健康樂活人生。

 

視覺-生活綠植栽

隨通訊平台的高度發展,讓平時眼睛接觸螢幕輻射、強光等負面影響的機會大幅提升;除了定時休息、緩解眼部肌肉的緊繃外,適度在生活環境中擺放青蔥蓊鬱的盆栽,亦是抒壓小妙方。綠植栽不僅能淨化空氣、美化環境,在心理治療中,更常被用以紓緩患者心理壓力,並從照料植物生命的過程,找回自我生命泉源的鑰匙。然而,園藝的新手往往因為對植物照料方式的不熟悉,導致枝葉枯萎或雜亂無章,進而失去興致。其實,在公寓或辦公桌前擁有一片心儀的植物小園地,並不如想像中困難,透過幾項簡單的方法,你也能擁有一雙人人稱羨的綠手指(green thumb),為生活加分。 

在台中以經營小型園藝店鋪享譽盛名的「小巷愛樂芬」指出,植物生存的環境,決定品種的選擇。若您擁有一片日照充足、空氣對流順暢的庭院或陽台,可以選擇香草類植物,如十分耐旱的迷迭香、只須保持土壤濕潤便可成長的薄荷、或可用於義式料理的奧勒岡(Oregano),都是能適應台灣氣候的香草植物。此外,近年來廣受歡迎的多肉植物同樣值得嘗試,多肉植物需要充足日照,無須經常澆灌的水分,適合生長的時節落於入秋至冬季。在品種方面,長年生、彩度高的黃金萬年草,其小巧迷你的外型,格外惹人憐惜;或是因溫差變化,使葉片末端微微泛起嫣紅的「乙女心」(Sedum pachyphyllum)、顏色翠綠可人的「松葉景天」(Sedum mexicanum),皆容易複製,利於栽種。然要留意的是:台灣氣候多雨潮濕,多肉植物顯得較為嬌弱,除日照需求高以外,照料上也要格外謹慎。 

若種植的環境為缺乏日照的公寓、或冷氣終年放送的辦公室,則應優先選擇多年生、耐旱易生長的植物栽種。例如熟知的萬年青、常春藤,或是葉面形狀宛如晶碧淚珠的「嬰兒淚」,色澤濃郁、葉片澎軟的「彈簧草」皆適宜室內成長。許多人照料植物時,常因不熟稔水分多寡的拿捏,使植物枯黃、腐敗;「小巷愛樂芬」的店長Ellen建議,在種植時可先在花盆底下鋪上一層排水性佳的石粒,每隔三至五天,為盆栽澆灌一次水,並盡可能讓土壤皆吸收到足夠水分。而常處於冷氣房中的上班族,起身舒展筋骨時,也可以適時用噴水壺替葉片保持濕潤,一方面避免葉片尖端枯黃,一方面緩和壓力、轉移注意力。 

這個周末不妨走一趟園藝店,尋找鍾愛的盆器、盛裝起你的青綠植栽;再到生活雜貨小舖,挑選充滿鄉村風采的小旗幟、木柵欄,連同那些積滿灰塵的童年玩具,一起擺放在盆栽裡,便是一個充滿療癒氛圍的居家綠植栽。

 

聽覺-靜心白噪音

古希臘的哲學家-柏拉圖(Platon)認為:視覺和聽覺所產生的歡愉之感,超越其他慾望;而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中,聲音的感知,同時影響著人體的感覺機制(sensation)與認知過程(recognition)。聲音讓我們焦慮,卻也令我們安心;文學家在咖啡館的喧囂中,覓得靈光一閃的瞬間;工程師在單一穩定的樂音下,整理出程式符碼的邏輯規則;英國的音樂團體-破銅爛鐵(STOMP),在噪音環伺的街頭中,創作出震懾人心打擊樂。無論你屬於上述何者,由世界專業人士打造的「白噪音」,讓我們只需打開網頁,隨時隨地皆能置身情境,獲得心靈安穩的一隅。 

白噪音(White noise)是一種固定頻率、音調的聲響,有助於降低人因為空間中的各種雜訊,導致注意力渙散。在生活中,救護車單一、高頻的白噪音,讓人們豎起耳根、提高警覺;而夏夜晚風裡,緩緩擺動的電風扇,也令我們迅速墜入夢鄉。為了能隨時獲得這些平緩心緒的聲音,許多提供白噪音的網站、APP因應而生。雨天心情(Rainymood)便是一個模擬雨天聲響的網站,伴隨些許雷聲、鳥鳴等清新自然聲,能讓人心無旁騖的專注於工作;或可選擇Calm(calm.com),提供海浪、溪澗、宇宙等背景聲,且具備不同的時間段落,讓使用者自由選擇用於短暫專注或睡眠。而Coffitivity(coffitivity.com)則逆向操作,忠實錄下咖啡館杯觥交錯、人們窸窣談天的聲音,即便坐在安靜的圖書館裡,也能讓你迅速置身文思泉湧的咖啡小館。

 

味覺-小食定心神

不久前,一部日本漫畫《深夜食堂》,以寫實的筆觸,畫出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,懷著各種酸甜苦悶,走入這間沒有菜單的深夜食堂,並透過溫暖心靈的食物、以及和店主的交流,獲得重新出發的飽滿元氣。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偶爾也需要縱容一點口腹之慾,填補心中缺憾的一角;研究顯示,每天攝取適量黑巧克力,能有效降低體內壓力賀爾蒙的濃度,達到減輕焦慮的效用。

在天然的食物中,柑橘類的水果,能補充維生素C(Vitamin C),維持情緒穩定;常見的花茶如薰衣草茶、菩提花茶、金盞花…...等等,皆有助於舒緩精神緊繃,並提升專注力。除此之外,每日規律飲食,餐點營養均衡,遠離肥胖疾病,更是從飲食味覺培養心神平穩的不二法門。

 

觸覺-指壓按摩術

現代人經常處在長時間沉重的工作壓力中,而導致精神緊繃、情緒焦慮、胃部患疾等文明病;其實透過指壓與簡易的伸展操,結合定時定量的運動,強化身體機能,便能有效抵禦精神不適。加拿大的神經生物學家-馬克塔挪普斯基(Mark Tarnopolsky)為按摩找到可信的醫學證據。根據他的研究,適量的按摩可以幫助人體將食物攝取轉換為能量,並抑制運動後的發炎反應;同時他也推翻了過往人們對於按摩可幫助乳糖代謝的錯誤認知。 

首先針對眼部肌肉緊繃,可用溫熱的掌心或毛巾,輕輕敷在眼部,同時眼球依照上下左右的動作,達到肌肉放鬆的功效;或可挺胸正坐在椅子上,將左腿跨置於右腿,右手握左膝、左手向後抓椅背,上身扭轉,吐氣停留數秒,再回復原姿勢深呼吸,此舉有助於腰、背肌肉舒展,也能令精神清明。若有較大空間,也可選擇將雙手舉起,身體挺直向上延展、並做深呼吸,可改善腰背不適,修飾體態。夜裡淋浴時,也能藉由熱水水柱的力量,衝擊肩頸部位,達到舒緩壓力的效果。

 

嗅覺-氣味療癒法

《香水》(Das Parfum)中的葛奴乙,費心從各種物質中萃取香氣,以求找到屬於自己的氣味,被奉為氣味描寫的經典巨作;而電影《第36個故事》中,一杯熱拿鐵,便能讓人心緒平靜,沉浸在濃郁溫潤的咖啡香裡。氣味的無形,讓我們幾乎忘記它的重要性,事實上嗅覺對人的情緒擁有著深遠的影響。根據研究顯示,嗅覺能強烈地影響人體的情緒起伏,對記憶連結的準確度也高達65%。因此,當美味餐點上桌時,撲鼻而來的香氣成為強烈的第一印象,讓大腦迅速連結到相似的味覺經驗,並回饋在餐點入口時的味覺感受;或是當漫步在城市異地時,一股熟稔的雨後青草泥香撲鼻而來,讓你瞬間抽離現實、回到記憶溫床的某個角落,不自覺地為這突如其來的情緒而揚起一抹微笑。 

從古埃及時期開始,香味便與「淨化」的概念緊密相連。人們利用香料,消除空中異味,防治流行病;或配戴在胸前,令感官保持靈敏,以求思想邏輯更加清晰。而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則進一步認為:「以演化的觀點而言,自從人們直立行走,嗅覺器官便遠離地面,被埋藏在大腦深處;而這段文明過程必不可少的嗅覺貶值,嚴重損害了我們獲得幸福的能力。」由此可見嗅覺的重要性。 

天然的花草香氣,是最容易親近的紓壓管道。迷迭香與檸檬香有助精神靈敏,提升工作效率;柳橙、薰衣草能平復心緒,減少焦躁;桂花與茉莉,則有助消除倦怠。除了天然植物外,當嗅聞到似曾相識的氣味時,人的心情也能獲得安寧,因為那是屬於鄉愁的滋味;而「氣味圖書館」便收藏著那些讓我們魂牽夢縈的氣味記憶。從熟悉的花草植物、儲藏室裡靜置的酒香、甜膩濃郁的蔬果、美食香氣,甚至洗衣間、皮革、雪茄、泥土……等各種意想不到的氣味,都能在這座純淨潔白的圖書館裡覓得。今晚不妨用花草伴書香,讓心神徹底放鬆,面對明日的挑戰。

 

五感紓壓,揮別焦慮

紛擾快速的生活步調,推著我們不斷前行,而忘卻自我身心的調劑,與陪伴我們身邊的人事物。適時地按下暫停鍵,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,或與親密愛人一同下廚;或在自然香氛與樂音的薰陶下,進行一場深層按摩,皆能放鬆心情,並增進彼此情感。任何一件挑戰,都需要充足飽滿的能量才能完成;揮別焦慮,打造五感紓壓習慣,從現在做起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olovei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