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的北京奧運開幕式,29個在空中綻放成腳印的煙火,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開始跨出,沿著北京的中軸線直到跨進鳥巢體育館,猶如一個巨人跨越時空,將奧運的光榮傳承到北京。透過電視的播送,世界每個角落都能看到「老中國將走向新世界」的堅定信念,而在背後總籌設計的關鍵人物,正是蔡國強。他被美國《紐約時報》(The New York Times)譽為世界不可或缺的藝術家,也受英國藝術權威雜誌《Art Reviews》評為現今藝術界百大影響人物之一,是當今華人世界最具權威的藝術家。自1995年在素有藝術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威尼斯雙年展獲得「本尼斯獎」,在世界藝術舞台上開始嶄露頭角,從此當代藝術中,「蔡國強」這個名字便從未缺席過。 

讓蔡國強選擇作為創作的概念之一,在其他藝術表現的面向中,他更能靈活地運用氣勢磅礡的裝置藝術,創造獨特且蘊含戲劇化的風格。使用如此多變的媒材,仍能傳達蔡國強對社會終極關懷及反思,使得他在當代藝術的地位和價值已是不容撼動。

 

從東方出發,反叛傳統

1957年,蔡國強在福建泉州出生,自小受到奶奶及家人的薰陶,對風水、巫師展現高度興趣,也讓中國文化在他心中埋下種子。直到1969年,文化大革命開始席捲了整個中國,社會主義搖撼了中國文化根基,也震撼年幼的蔡國強。大破大立的時代氛圍,開啟他內在喧囂不羈的一面;隨文革落幕、鄧小平宣布「中國不能亂」,蔡國強好像一夕長大了一般,被迫包裹上世故、社會化的外衣,懷著這份矛盾逐漸成長。進入上海戲劇學院,習得如何將藝術表演給觀眾,運用現場爆破帶來震撼;旅居日本及紐約的時期,又在更多元的視角思索世界,無論是從日本人身上,看見對茶道與花道的堅持,深刻體認視覺上的純粹及日本人對材料和形式的執著,或是美國的世界大熔爐,皆使他獲得創作上源源不絕的動力。 

現在的蔡國強,留著一頭俐落平頭,看來理智而謹慎,他說這是從父親遺傳而來的個性,然而躁動的內在情緒,卻因緣際會地讓他選擇難以掌控的火藥,沒有重來的機會,一次就炸出成果,他笑著說:「這就是創作的真實」,這番話或許也隱含著蔡國強的人生哲學。在他的藝術表現中,蘊含著大量的中國符號,藉由對理性社會共產主義,和中國傳統風水構成的矛盾,成了他作品中最主要的內涵。作為當今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,其作品概念不乏出現帆船、風箏、燈籠、龍、風水、中醫等中國符號的形象,藉由現代藝術的手法,帶給西方社會極大的刺激。

他重視可以觸動人心的細節,而不是塑造如萬里長城般偉大卻不著邊際的創作。然而他卻跳過現代藝術中,晦澀內省的「自我探討」,反而將中國元素,透過極為個人化的詮釋,重新建構出一套形而上的文化意識,既處於現代藝術,卻又溫文地反叛傳統、走出框架,帶給觀者神秘而強烈的悸動,一如火藥與東方的意象,深邃、威脅但又無比絢爛。

 

不可控制的火藥與創作

蔡國強曾說:「我是一個理性的人,但同時又充滿矛盾,所以想找一種可以控制、卻又不受控制的媒材。」蔡國強最後選擇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來創作,其兼具破壞性與不可預期性的特質,讓他註定打破儀式規範,與眾不同。創作前只能透過火藥比例的調配,以及粗略的預估,因為現場創作時的空氣流動、風向、火信的走線,則是決定最後作品樣貌的關鍵。 

以2009年在台北展出「蔡國強:泡美術館」為例,他為此創作了三項和台灣相關的創作,《海峽》、《晝夜》、《遊走太魯閣》,其中《晝夜》更採取現場布置火藥、即席引爆的方式,讓觀眾得以窺見爆破藝術的創作過程。這幅火墨圖以花草、女舞者為題材,主題為展現女舞者晝夜間身心感受的變化;這看似柔美的古典藝術主題,要如何用具破壞性和現代感的火藥去呈現輕柔纖細的線條,蔡國強坦言很有壓力。在長達三十二公尺的日本麻紙上,描繪著女舞者身影和花草的草圖,並滿布黑色、褐色火藥,以及摻了雄黃的黃色火藥等火藥顏料。當一切就緒,引線點著、三聲爆破、燻煙升起,助手一擁而上,在眾目睽睽下揭曉畫紙;最後的成果充分掌握線條柔美,雖與起先規劃的有點不同,有火藥未燃燒完全、有了地方留了白,但正是這份不可預期性,讓蔡國強的火墨畫有了自己的生命。

 

以辯證對待暴力

不同於其他譴責暴力主義的藝術家,致力於宣揚和平的美好,他用最直接撼動人心的方式,凸顯暴力那一霎那的震懾,讓觀者自身反思暴力的存在。在《不合時宜:舞台》中,以8台作為模型的汽車,高高用鋼絲吊起,從地面靜止狀態到翻騰朝上最後是筆直墜下砰然落地,車內一束束霓虹燈管如刺蝟一般從車廂向外四射竄出,形成詭譎奇幻的光影霸著展場大廳,觀眾被吸引懾服,走在其下,感受汽車炸彈的爆炸飛騰停格瞬間,這樣的暴力美學,不禁令人悚然。 

而《蘑菇雲籠罩的世紀》重現了當時原子彈轟炸廣島、長崎所出現蕈狀雲,炫光四射,奪走多少無辜的生命。蔡國強對於暴力的思考是採取辯證的態度,使生硬的裝置藝術,激起觀者心中的澎湃與嶄新的思考角度。

 

因地制宜,共同創作

當代藝術其中一項重要原則便是「因地制宜」,他在紐約、日本、柏林等地,運用當地的歷史符號,來創造震撼人心的藝術。在金門碉堡藝術節中,他號召了十多位藝術家前往當地創作,希望透過展覽能將當地成為藝術之地,培養在地文化。他想顛覆古根漢砸大錢去各地興建美術館的概念,而是去創造更多符合當地故事的藝術,並規劃金門的小學生一同參與,創造屬於他們這一代的歷史,讓這樣的藝術經驗能在島上傳承下去。 

又日本福島磐城市,曾經是讓蔡國強在日本開始立足創作的地方,他當時曾與村民一同完成以古船殘骸為主體的《迴光:來自磐城的禮物》裝置藝術,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。在經歷日本三一一地震與福島核災後,磐城居民反思自然與人的關係,發起「萬株櫻花種植計畫」,結合當地小朋友對於災難的描繪畫作。這項舉動讓蔡國強聯想到中國古代庭院的長廊,並發起「迴廊美術館」的計畫,讓人們在萬株櫻花林下穿梭,成為一塊讓居民交流情感、舒緩災後悲痛的公共空間。

 

以萬變應不變

「我的創作,有個共同的核心,那就是不斷的變、自由自在的變。」蔡國強這樣說著,運用各種形式的材質和表現手法,跨國別、跨界的合作,在他的作品中已是常態,不給自己受限的空間,常保好奇和探究世界的目光,去創作真的去思索和焦慮的事物。 

他的藝術理念認為藝術不該獨立於外在世界,而是要透過外在世界的刺激和創作者本身的內在相呼應。他獨特的歷史角度和宇宙觀,運用中國符號包裝形而上的文化意識,走出框架,帶給觀者神秘且炙烈的悸動,有如火藥爆發的能量一般,遽然爆發、卻又留下深邃恆長的絢爛印記,細細思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oloveivie 的頭像
    bioloveivie

    ivie愛沐生活

    biolovei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